栏目导航
· 秋冬季补气丰胸让你胸围暴涨_39健,8月26日,《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》正式对外公布。未来几年内,市民身边的城市面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?从蓝图上来看,人居环境会显著改善,市政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体系完备,各类城市病有效缓解。
在城乡空间布局上,到2020年,全省将形成“一圈一带一群”的城镇空间结构,其中“一圈”为合肥都市圈,“一带”为沿江(皖江)城市带,“一群”为皖北城市群。
开展芜马城市组群、合肥经济圈、安池铜城市组群等跨区域规划编制,促进城市组群一体化发展。发挥合肥的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优势,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,推动跨江联动和港产城一体化发展。
支持合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,推动合肥经济圈向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,努力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增长极。
“十三五”时期,全省将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,构建骨干路网,加快支路网、微循环及停车场建设,提高路网密度,保证交通的安全性和畅通性。到2020年,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高到8公里/平方公里。
提倡公交优先,低碳出行。积极推进轨道交通系统建设,兴建城市机动车停保场、充电桩、冲洗站。推广交通导向的TOD开发模式与“双零换乘”相结合的绿色交通,实现地铁到一般公交,及地铁或一般公交与公共自行车的零换乘。
统筹规划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,合理划分路权,改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。力争到2020年,省内城市完成步行和自行车道体系建设改造,建成完善的公共自行车系统。
根据规划纲要,“十三五”全省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。到2020年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%。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,市政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体系完备,城市病有效缓解。
全省将着力增加城乡公共服务供给,推进新型社区规划建设。根据社区管理、人口布局、空间环境、发展潜力等要求,统一布局社区用地,明确商业网点、基本医疗、社区养老等配套内容。
同时,加强防灾避难、疏散场所建设,增强城市重大工程、地下空间及生命线等基础设施抗灾能力。健全城市抗震、防洪、排涝、消防、应对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体系,形成全天候、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。
今后,安徽将划定省域生态保护红线,构建“以巢湖为生态核,大别山区、皖南山区、江淮丘陵区、皖北地区为主要生态功能区,长江、淮河、新安江、梅山-巢湖- 裕溪河、泉河-沙颍河-淝河-菜子湖和北坨河-池河-巢湖为主要生态保育带”的“一核四区六带”生态安全格局。
到2020年,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%,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.5平方米。并建成以城市绿道为基础、区域绿道为骨架的全省绿道网络,打造具有绿色出行、休闲健身和人文欣赏功能的城市绿道系统。
在老百姓关心的住房质量上,安徽将研究制定全装修的监管配套政策,引导房地产项目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和实施全装修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省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比例要达到60%以上。到2020年,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5%以上。
6月18日下午,合肥市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,公布了2021年合肥市区中小学学 ...[详情]www.hlje1.cn